廣州 · 北京 ·上海 · 深圳 yuanxing@yuanxingmed.com
020-29820-234
源興醫療 首頁 臨床試驗 臨床方案 查看內容

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介紹

更新時間:2018-4-28 11:51 作者:admin

目 錄

  一、前言

  二、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基本考慮

  三、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制備工藝研究

  (二)結構確證研究

  (三)制劑處方工藝研究

  (四)質量研究與質量標準

  (五)穩定性研究

  四、名詞解釋

  五、參考文獻

  六、著者

  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一、前言

  多肽類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20世紀70年代生物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使多肽等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究進展迅速;與此同時,隨著多肽固相合成技術及高效液相色譜(HPLC)純化、分析技術等的發展,合成多肽藥物的開發也成為藥物研究中的一個活躍領域。

  采用化學合成方法制備多肽,可以對天然多肽的結構進行修飾,從而增加多肽與受體的親和力、選擇性,增強對酶降解的抵抗力或改善藥代動力學特性,甚至由受體的激動劑變為拮抗劑;此外,新技術的發展,例如以多肽固相合成和組合化學為基礎的組合肽庫合成技術,使得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多肽化合物成為可能,藥物篩選的效率不斷提高。因此,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采用化學合成方法制備的多肽類化合物成為治療用藥物。

  合成多肽藥物是指采用化學合成方法制備的多肽類藥物。這類藥物的藥學研究同樣遵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發布的相關技術指導原則的一般性要求。但是,由于多肽主要由氨基酸(包括天然氨基酸和非天然氨基酸)構成,這使得多肽類藥物在制備方法、結構確證、質量研究等方面又有與一般藥物不同的獨特問題。本指導原則就是在已有的相關指導原則基礎上,對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方面所涉及的特殊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國內對多肽藥物研究和評價的實踐經驗,提出多肽藥物藥學各項研究的一般性要求。當然,具體品種研究的內容與深度還要取決于品種本身的特性。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采用液相或固相合成方法制備的多肽藥物。

  二、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基本考慮

  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一般性的技術要求與其他類型的化學藥物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多肽藥物的特點,在進行藥學研究時還應注意考慮以下問題。

  1、關于多肽(原料藥)合成工藝選擇的考慮

  多肽的化學合成是有機合成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分支,目前主要有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兩種方法。

  液相合成是經典的多肽合成方法,一般采用逐步合成或片段縮合方法。逐步合成法通常從鏈的C'末端氨基酸開始,向不斷增加的氨基酸組分中反復添加單個α-氨基保護的氨基酸。片段縮合一般先將目標序列合理分割為片段,再逐步合成各個片段,最后按序列要求將各個片段進行縮合。液相合成的優點是每步中間產物都可以純化、可以獲得中間產物的理化常數、可以隨意進行非氨基酸修飾、可以避免氨基酸缺失,缺點是較為費時、費力等。

  固相合成是將目標肽的第一個氨基酸的羧基以共價鍵的形式與固相載體(樹脂)相連,再以這一氨基酸的氨基為合成起點,使其與相鄰氨基酸(氨基保護)的羧基發生?;磻?形成肽鍵。然后讓包含有這兩個氨基酸的樹脂肽的氨基脫保護后與下一個氨基酸的羧基反應,不斷重復這一過程,直至目標肽形成為止。其優點是簡化了每步反應的后處理操作,避免因手工操作和物料轉移而產生的損失,產率較高且能夠實現自動化等;其缺點是每步中間產物不可以純化,必須采用較大的氨基酸過量投料,粗品純度不如液相合成物,必需通過可靠的分離手段進行純化等。

  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合成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工藝。一般而言,液相合成法較適于合成短肽;固相合成法更適于合成中、長肽。當然,也可以將兩種方法結合應用,比如采用液相方法合成短肽片斷,然后將該片斷應用到固相合成中。

  無論是液相合成還是固相合成,均是按照設計的氨基酸順序,通過定向形成酰胺鍵方法得到目標分子。從理論上講這并不復雜,但實施起來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簡單的羧酸與胺之間形成酰胺鍵,一般是先將羧基轉變成一個活潑的羧基衍生物(如酰氯或酸酐)再與胺作用,或者在反應體系中加入縮合劑。但是,氨基酸之間形成酰胺鍵情況則復雜得多,這是由于每一個氨基酸既含有氨基,同時又含有羧基。如果將一種氨基酸的羧基活化,則其可以和同一種或另一種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反應;如果將幾種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加入縮合劑,則只能得到由具有多種不同氨基酸順序的多肽組成的混合物。因此,多肽合成的研究中不僅需要關注活化方法、偶聯方法等,更要關注保護/脫保護策略的選擇。

  在多肽合成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與目標肽結構類似的雜肽,例如因氨基酸消旋化產生的非對映異構體、因部分氨基酸未連接上產生的缺失肽、因肽鍵斷裂產生的斷裂肽等。因此,需要考慮選擇可靠的分離和純化方法使多肽的純度達到要求。多肽藥物的純化通常采用色譜方法,但在一些情況下,有機合成中常見的純化方法(例如重結晶)也可能適用。

  2、關于多肽結構確證研究的考慮

  鑒于多肽分子主要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單純運用有機化合物結構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例如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等來解析多肽的結構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一般而言,氨基酸組成分析、質譜、氨基酸序列測定等對其結構確證有重要意義。

  氨基酸組成分析可說明多肽的組成是否正確;質譜可以提供分子量以及序列信息。上述兩項數據除用于證明多肽的結構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測試樣品的純度(是否含有合成雜質)。氨基酸序列測定可以直觀地說明氨基酸的連接順序是否正確,對于說明合成多肽的結構尤其是中、長肽的結構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在進行多肽藥物的結構研究時,應注意結合多肽的合成工藝(包括中間體的結構研究)、多肽的分子大小(包括組成多肽的氨基酸數量和種類)、擬解決的結構問題、各種測試方法所能提供的結構信息等,綜合考慮選用合適的研究方法。

  對于具有一定空間結構才能發揮其活性的多肽,應進行必要的立體化學研究。

  3、關于多肽制劑處方工藝研究的考慮

  合成多肽藥物制劑研究的總體目標和要求與其它類型化學藥物制劑是一致的,即通過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證制劑劑型選擇依據充分、處方合理、工藝穩定、生產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并能實現工業化生產。

  但是,由于多肽藥物的生物活性可能和其空間結構相關,多肽分子中存在大量的酰胺鍵,另外還可能有羧基、羥基、氨基、巰基等較為活潑的基團,較易水解或降解,因此了解合成多肽藥物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對選擇適宜的劑型和合理的處方、制備工藝有重要作用。

  4、關于多肽藥物質量研究的考慮

  多肽藥物(包括原料藥和制劑)的質量研究的主要項目、相關檢測方法建立和驗證的要求與其它類型化學藥物基本一致。

  但是,多肽藥物的一些特點在質量研究中需要給予充分的考慮,在研究時需要增加一些特別的考察項目,例如氨基酸組成分析等;對于一些中、長肽,生物特性例如效價、免疫原性和抗原活性等也有必要進行研究。

  此外,由于合成工藝、結構等方面的獨特性,合成多肽藥物在部分質控項目的檢測方法建立和方法學驗證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考慮。例如,合成多肽原料藥中工藝雜質的來源和一般化學藥物有所不同,其可能的工藝雜質如:缺失(不完全)肽、斷裂肽、去酰胺多肽、氨基酸側鏈的不完全脫保護所形成的副產物、氧化肽、二硫鍵交換的產物、非對映異構的多肽、低聚物和/或聚合物及合成中所用的毒性試劑和溶劑等。在合成多肽藥物的有關物質檢查方法的研究中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可能的工藝雜質,對這些工藝雜質檢出能力的驗證是方法學驗證的重要方面。

  5、關于多肽藥物穩定性研究的考慮

  由于多肽的結構特點,這類藥物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引起多肽藥物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水解、氧化、外消旋化、二硫鍵的斷裂及重排、β消除、凝聚、沉淀、吸附等。穩定性研究應根據多肽藥物穩定性的特點合理選擇試驗條件、考察項目。

  三、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合成多肽藥物的藥學研究內容和一般化學藥物一樣,主要包括原料藥的制備工藝研究和結構確證研究、制劑的處方工藝研究、質量研究和質量標準的制訂、穩定性研究等。這些研究內容的一般性的技術要求也和一般化學藥物基本一致。但是,正如前面所討論的,多肽藥物還有一些特殊的方面需要在研究中予以考慮,以下主要是針對多肽藥物藥學研究的特殊內容及其技術要求進行討論,這些技術要求也包括了對申報資料內容的一些要求。

  (一)原料藥制備工藝研究

  1、工藝選擇

  研究者可以根據目標肽的結構、自身生產條件等考慮選用液相合成或固相合成工藝。但無論采用何種合成工藝,均需要提供化學反應式、工藝流程圖、操作過程等,對工藝參數(如投料量、反應條件、反應試劑)要有詳細的描述,包括對于多肽的修飾(例如二硫鍵的形成等)。

  2、起始原料、試劑的質量控制

  (1)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作為多肽合成的起始原料,其質量對合成多肽的質量有重要影響,因此應關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來源、質控方法等。對于起始原料的質量控制應足以保證其質量的一致性,以最終保證合成的多肽批間質量的穩定。作為起始原料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質量標準一般應包括性狀、熔點、比旋度、化學純度、色譜純度及光學純度、含量等,其中對于起始原料的化學純度和光學純度的控制尤為重要。

  如果使用了特殊的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例如經過復雜修飾的非天然氨基酸、采用新工藝合成的氨基酸等,申報資料中還應提供其合成工藝及結構研究的相關資料。

  (2) 樹脂

  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備多肽,應提供樹脂的來源、質量標準和檢驗報告,并對樹脂的摩爾取代系數、在不同溶劑中的膨脹系數、所用合成條件下的穩定性情況、交聯度等予以說明。

  常用樹脂包括聚苯乙烯-苯二乙烯交聯樹脂、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乙二醇類樹脂及衍生物等,應根據目標多肽C末端氨基酸的不同類型(如羧酸型、酰胺型等)選擇特定用途的樹脂,并說明選擇的依據。

  (3) 試劑和溶劑

  可以參考《化學藥物原料藥制備和結構確證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基本要求。

  3、工藝的過程控制

  (1)反應終點監控

  液相合成屬于常規有機合成,一般可采用色譜法(如TLC法、HPLC法)監測;固相合成偶合反應的終點可采用茚三酮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和四氯苯醌等監測。二硫鍵連接的終點可用Ellman試驗或HPLC法監測。除上述方法外,其他合適的方法也可以使用。

  (2)中間體質量控制

  對于液相合成,應參照《化學藥物原料藥制備和結構確證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對中間體的質量進行控制,特別要對縮合片段制訂合適的質量標準(例如對比旋度、熔點和純度等進行控制),含有較長序列的中間體還應進行結構研究(例如氨基酸組成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質譜、比旋度等)。

  對于固相合成,一般無中間體分離過程。但如果多肽從樹脂上切割后還需進行后續反應,對中間體的質量也要進行相應控制,同時還要進行相應的結構研究。

  4、分離和純化

  在多肽合成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與目標多肽結構和性質類似的雜肽,例如缺失肽、非對映異構體等,隨著肽鏈的增長,可能存在的雜肽數量也隨之增加。因此,應研究合適的純化方法將目標肽從雜肽中分離出來。

  多肽純化方法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多肽和雜肽的肽鏈長短、極性和荷電性、粗品的純度等??捎糜诙嚯募兓姆椒òㄖ亟Y晶、逆流分布、電泳、離子交換色譜、凝膠過濾色譜、反相色譜等。目前已上市多肽藥物常見的純化方法是采用凝膠柱脫鹽后,再用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進行純化。

  對于選定的純化方法,應提供詳細的驗證性資料例如純化前后樣品的代表性色譜圖以說明純化效果。同時應提供詳細的純化過程和相關的工藝參數。純化工藝的研究可結合質量研究中雜質分析方法的驗證進行。

  純化后樣品的干燥方法也應明確。常用的干燥方法為凍干法,如果多肽對溫度不敏感,也可采用室溫或高溫干燥。

  (二)結構確證研究

  多肽結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說明其氨基酸組成和序列是否正確。多肽分子中如有半胱氨酸,應明確其狀態(氧化態或還原態),對含有多個半胱氨酸的多肽,應明確二硫鍵的正確連接位點。對于某些長肽,可能還需要采用核磁共振、園二色譜等方法對其空間結構(例如二級、三級結構)進行研究。

  對于短肽,采用元素分析、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氨基酸組成分析、質譜等常見方法,有時就足以說明其結構特征。如果上述測試取得的信息難以進行合理解析和歸屬,應進行氨基酸序列測定。

  對于中、長肽應進行氨基酸組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闡明氨基酸序列的通用方法是Edman降解,這種方法是測定N端氨基酸的一種化學方法;基于多種技術的質譜,如快原子轟擊、電噴霧、場解析和激光解析質譜,可提供多肽的分子量及其序列信息,是對Edman降解的很好補充。

  中、長肽的結構研究中,盡管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等能夠提供的可供分析的信息有限,但在一些情況下,上述研究還應考慮進行。例如,在可獲得結構確證對照品時,進行上述譜圖的對比測定,對于說明所研制產品的結構有重要意義;對于全新結構的多肽,進行上述研究,也可為說明多肽結構提供輔助信息,并為質量研究和質量標準的制訂提供信息。

  對于含有20個以上氨基酸殘基的多肽,如不能直接確定其序列,可根據多肽分子量大小及氨基酸組成特點,使用專一性較強的蛋白水解酶(一般為肽鏈內切酶)將多肽裂解成小片段,再分析各小片段的序列。

  當多肽中含有非天然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時,結構研究中應予以證明。此時,應在相應的研究中,考察這些非天然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的色譜行為。

  (三)制劑處方工藝研究

  了解合成多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對選擇適宜的劑型和合理的處方、制備工藝有重要作用。在進行多肽藥物的制劑處方工藝研究時,了解原料藥的色澤、pH、pI、比旋度、立體化學、水分、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數、溶劑化或水合狀態等,特別是原料藥在固態和/或溶液狀態下(不同pH)在光、熱、濕、氧等條件下穩定性情況等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多肽藥物的空間結構與生物活性密切相關,任何導致多肽折疊結構解體或松散以及損害立體結構的因素都會影響其生物活性,在處方工藝研究時對這些因素需要有全面的了解。

  1、劑型的選擇

  對于全新結構多肽藥物的劑型開發,或者對已上市多肽制劑改變劑型時,全面研究并分析藥物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對于選擇合適的劑型是十分重要的。

  與其他化學藥物相比,合成多肽藥物多具有以下特點:(1)穩定性差,包括存在化學和構象不穩定性;(2)易被胃腸道中的蛋白質水解酶降解;(3)體內生物半衰期短,被快速消除或降解;(4)脂溶性差,不易通過生物屏障等。因此,多肽藥物通常選擇注射途徑給藥,主要劑型為凍干粉針劑和注射液。對于研究結果顯示藥物在溶液狀態下不穩定的,不宜選擇注射液等液體劑型。

  對于需頻繁注射給藥的合成多肽藥物,存在患者使用不便、順應性差等問題,選擇適宜的非注射給藥途徑也是此類制劑的研究熱點,目前研究最多的主要有鼻腔給藥、肺部給藥、經皮給藥和口服給藥等。同時,為了減少給藥次數,也可考慮采用緩釋或控釋技術,使藥物在給藥部位緩慢釋放,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應。

  2、處方篩選及工藝研究

  合成多肽藥物處方篩選及工藝研究的重點是通過選擇適宜的處方和工藝條件,保證藥物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

  處方篩選通常通過選擇適宜的輔料提高制劑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通過前期的研究工作,詳細了解外界條件(如pH、溫度、光照、氧濃度等)對多肽穩定性的影響,已基本可以確定引起某一多肽藥物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在處方設計中,通過使用適宜的輔料來提高多肽藥物制劑的穩定性是目前的主要方法,盡管使用添加劑可以提高多肽藥物穩定性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對于多肽藥物的二級或三級結構可能對藥物生物活性產生直接影響的,選擇適宜的輔料可能會保證藥物空間結構更加穩定。研究中首先需注意多肽藥物和輔料相容性的考察,可參照《化學藥物制劑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等進行。在此基礎上,處方篩選可通過設計相應的試驗進行,重點考察不同處方下藥物的有關物質變化和活性的改變。例如,對于制劑pH變化可能引起多肽凝聚沉淀,使藥物變性失去生物活性的,可以考察不同pH值的系列處方,或添加不同穩定劑(如抗氧劑)的處方,在不同條件下降解產物和活性等的變化情況。

  多肽藥物生產過程可能會對其穩定性和制劑質量產生影響,這些因素包括pH、熱處理環節、凍干環節和剪切力、壓力等,需注意對影響多肽藥物穩定性的生產過程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由于多肽藥物特殊的理化性質,無菌制劑一般不采用終產品熱壓滅菌的生產工藝,多數情況下采用膜過濾的無菌生產工藝。

  對制劑基本項目考察合格的樣品,可選擇兩種以上處方樣品進行影響因素試驗,重點考察藥物物理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學穩定性,篩選出相對滿意的處方。同時,制劑處方和制備工藝也需根據后期臨床試驗的需求和臨床試驗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質量研究與質量標準

  1、質量研究

  (1) 原料藥的質量研究

  合成多肽原料藥的質量研究除參考一般化學藥物的研究思路進行常規項目的研究外,還應根據合成多肽的結構特征、制備工藝特點和生物學特點等進行針對性的研究,研究項目一般包括:外觀性狀、理化常數、鑒別、氨基酸組成分析、水分、反離子含量、純度、有機溶劑和反應試劑殘留量、生物學安全性檢查、含量和/或活性效價測定等。檢測方法研究和驗證的基本思路和要求與已頒布的相關技術指導原則相一致。

  對于合成多肽藥物,除常規項目外,理化常數一般需要關注其比旋度、等電點(pI)、溶解性(主要為水和緩沖液中)等。

  一般而言,多肽藥物的常規檢查項目與其它化學藥物相同。此外,與多肽藥物的結構及合成特點相關的一些檢查項目,例如氨基酸組成分析、反離子(例如三氟醋酸或醋酸根)含量、反應試劑殘留量(例如從樹脂上裂解多肽使用了氫氟酸,需要檢查氟化物殘留量)等,則需要在原料藥質量研究中予以重視。

  相關肽檢查(或稱有關物質檢查)是反映多肽化學純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多肽的理化性質、分子大小,可選擇合適的色譜、電泳等方法進行。短肽可參考一般化學藥品有關物質檢查的研究思路選用適宜的方法;長肽的有關物質檢查方法除常見的RP-HPLC外,還可考慮使用高效離子交換色譜(HPIEC)、毛細管電泳技術等,非解離條件下的高效分子排阻色譜(HPSEC)、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以及激光散射粒度測定等技術可用于聚合體/低聚體的檢查。有關物質檢查的方法學驗證應能證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分離目標多肽與工藝雜質(例如缺失肽等)、降解產物(例如二硫鍵交換或氧化產物等)、聚合物等。一般應考察兩種以上不同原理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至少應包括一種梯度洗脫方法,并采用多肽粗品和強制降解試驗等對方法的專屬性等進行考察、對比,此外還應注意研究多波長檢測的結果并選擇合適的檢測波長等。

  合成多肽因結構特征不同于通常的小分子化學藥品,純度檢查有時難以從根本上有效控制產品安全性,需要進行必要的生物學安全性檢查(如過敏試驗、降壓物質、升壓物質、異常毒性等)以全面控制產品質量、保證安全性。此外,根據產品具體情況,對于長肽,有時尚需進行免疫原性或抗原活性等生物特性的研究。

  含量測定是評價多肽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理化方法測定其含量時稱為“含量測定”,生物學方法或酶化學方法測定其效價時稱為“效價測定”。對于短肽,理化方法測得的含量可以反映其有效程度時,首選簡單、通用的含量測定方法;對于具有一定空間結構才能發揮其活性的多肽,需進行生物學方法或酶化學方法測定藥物活性(效價)的研究,包括含量與活性的關系、相應的方法學驗證等。

  (2)制劑的質量研究

  合成多肽制劑的質量研究基本思路和要求可參照《化學藥物質量標準建立的規范化過程指導原則》、《化學藥物制劑研究指導原則》等相關內容,根據合成多肽的具體特點,在原料藥質量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劑型特點、處方工藝以及臨床使用特點,重點研究所用輔料和制劑工藝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制劑輔料和制劑產生的降解產物對檢測方法的影響以及與劑型相關的質量要素。研究項目一般亦應包括性狀、鑒別、檢查(安全性、均一性、純度要求與有效性指標等)、含量或效價測定等幾個方面。

  2、質量標準

  合成多肽藥物質量標準的制訂原則、要求與《化學藥物質量標準建立的規范化過程指導原則》是一致的。即,在系統的質量控制研究基礎上,充分考慮藥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要求,以及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的影響,確定能夠揭示、控制藥物內在品質的檢測項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求,如原料藥質量標準應包括氨基酸組成、等電點、中長肽的肽圖等。合理可行的質量標準應能有效控制產品質量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有效地控制藥品批間質量的一致性。相關質控項目的限度確定也應參考相關的指導原則,例如對于有關物質檢查限度的確定可以參考《化學藥物雜質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已有國家藥品標準的品種同時還可參考《已有國家標準化學藥品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等的原則性要求,并結合產品本身的特性及臨床使用情況,視具體情況而定。

  隨著藥物研發進程的深入,研究數據積累的不斷豐富、方法學研究的完善和藥物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質量標準在不同研究階段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

  (五)穩定性研究

  合成多肽藥物穩定性研究的基本原則應遵循《化學藥物穩定性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的一般性要求。

  與一般化學藥物相比,多肽藥物的穩定性較差。引起多肽藥物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水解、氧化、外消旋化、二硫鍵的斷裂及重排、β消除、凝聚、沉淀、吸附等。當多肽處于溶液中或高濕下保存時,其降解或聚合的速度會比干燥條件下大為增加。因此,穩定性研究應根據多肽藥物穩定性的特點合理選擇試驗條件、考察項目。加速試驗和長期留樣試驗的試驗條件應依據藥物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的敏感程度考察(影響因素試驗)基礎上選擇;考察項目除常規項目(例如原料藥的比旋度、有關物質和含量等)外,根據具體情況,可能還需要考察其生物活性的變化。

  與其他化學藥物不同,多肽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活性,有與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發生吸附等相互作用的可能,從而引起制劑效價、生物活性下降。例如有些多肽分子能夠與玻璃表面的硅醇基發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包裝材料的選擇方面需注意其與多肽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些情況下可選擇特殊處理后的包裝容器,如表面經硅烷化處理的容器等。

  四、名詞解釋

  非天然氨基酸:除自然界生物體中存在的氨基酸外,其它由人工合成制備的氨基酸。

  反離子:和多肽形成離子對的帶有相反電荷的離子。

  五、參考文獻

  1.Guidance for Industry for the Submission of Chemistry,Manufacturing,and Controls Information for Synthetic Peptide Substances,FDA,1994。

  2.合成多肽專題研討會會議紀要,藥品審評中心,2001。

  3.多肽藥物分析方法研究進展,葉曉霞,俞雄,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3,34(7)。

  六、著者

  《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課題研究組

加載更多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无码在线播放,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亚洲综合无码30p